文/张丽华
【作者简介】张丽华,笔名丽华心语,天津市人,曾从事政府研究室工作,曾任《溪流文化月刊》网络刊物的副主编。散文随笔作品曾发表在在《天津日报》《渤海早报》《名镇世界》等报刊杂志。也喜好历史人文,有100多篇文章被推荐新浪博客首页和新浪首页。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红楼梦》中,曹雪芹已用了太多的笔墨去描绘林黛玉“诗词歌赋”的才华,其实仔细品读,不难发现曹雪芹还描写林黛玉身上具有的经济管理才能和语言表达方面的才华。
如《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当王熙凤因为得病,不能正常料理家务,其在病榻之上不经意的一段话,确道出了黛玉身上鲜为人知的才能。王熙凤在谈及家族前景的时候,单把黛玉和宝钗放在一起说,相提并论,原文是这样的:“我正愁没个膀臂,……大奶奶是个佛爷也不中用。二姑娘更不中用,亦且不是这屋里的人。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人倒好,……”
王熙凤在此刻谈论的是家族的维系,大有指定家族“接班人”的意味。同时,还表明薛宝钗和林黛玉也是极具管理才能的两个人。薛宝钗的管理才能在“时宝钗小惠全大体”中得到了详细的描写,但对于林黛玉管理才能的描写,书中并没有整块的叙述,曹雪芹采用了曲笔隐写的处理手法,反而使这一形象在读者眼里起到了琵琶反弹的绝妙成效。
如,从林黛玉初入府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到后期对荣国府经济状况的估算,都可以看出,林黛玉具有经济管理的头脑和才能。
《红楼梦》六十二回,原文:黛玉和宝玉二人站在花下,遥遥知意。黛玉便说道:“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虽然叫他管些事,倒也一步儿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早作起威福来了。”宝玉道:“你不知道呢。你病着时,她干了好几件事。这园子也分了人管,如今多掐一草也不能了。又蠲了几件事,单拿我和凤姐姐作筏子禁别人。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岂只乖而已。”,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这段文字是何等高瞻远瞩的谶语啊,据此看来,林黛玉不只是博览群书,能词善诗,应该也曾筹算过荣国府的收支情况,对荣国府的奢靡花费极不满意,也使得她对荣国府的未来颇为担忧。探春的改革正是黛玉所赞成的。贾家最后的败落除了被皇帝炒家之外,经济上的“青黄不接”,也是关键原因所在。这一段足以说明黛玉经济管理的才能,而且,更不可忽略的是,黛玉还有一个当过巡盐御史的父亲林如海,对于一个没有经济头脑的人来说是很难胜任的。父亲的遗传造就了黛玉在经济问题中的天赋。
贾宝玉不喜欢仕途经济,而且更厌烦别人当面提起这事。《红楼梦》详细描写当薛宝钗和史湘云提起这事,他抬腿就走。他身边重要的女人,林黛玉、薛宝钗和史湘云这三个人显然心里都有数。
薛宝钗心里最明白,因为她母亲跟她说过金玉姻缘的事,所以她心里当宝玉是未来的夫婿,因此她一早就劝诫过宝玉,但是反遭了冷遇。黛玉也很清楚,对宝玉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虽则令她不甚满意,但她心里是不怪宝玉的,一则如果真有她成为“宝二奶奶”的那一天,她相信自己有能力管理好这个偌大的荣国府,不会让宝玉为这些家庭琐事操心的。
再则她最了解的宝玉“恶劝”之性的结果,何必再做无用功。她们两个是从小一块长大的,不像薛宝钗是后来的,也不象史湘云一会来了一会去了,所以这三个女人里林黛玉是最了解宝玉爱宝玉,这种爱既有爱情也有亲情,所以她不愿触碰宝玉的那根弦。史湘云对宝玉的感情是很模糊的,所以她没有多少顾忌。
上一篇:Steam新游推荐:农场模拟经济管理 心理恐怖角色
下一篇:王夫人和儿媳李纨的关系有多差?管理大观园还